七夕巧果02.jpg  

女孩們,快跟你的小夥伴一起吃好吃的巧果過過乞巧節吧~ 

 

 

441024

最早有關於牛郎織女的記載是來自於詩經,詩經裡面經常使用星象植物動物來做比興,就是用敘事譬喻以達到反映時事的效果,所以牛郎跟織女的第一次出場,是這個樣子的:

維天有漢,鑒亦有光;跤彼織女,終日七襄。

雖則七襄,不成服章;睨彼牽牛,不認服箱。

東有啟明,西有長庚,有救天畢,載施之行。

維南有箕,不可以簸揚。

維北有鬥,不可以挹酒漿。

-----------------------------------《詩經·小雅·大東》

織女在傳統中被賦予的意義,織女是天帝之子,掌管果瓜絲緜珍寶,她是女紅的意義代表,所以從漢代就有拜織女的傳統,女子遙望天際拜織女便是為了祈求能有織女的好手藝,這便被稱作「乞巧」,又聽起來跟七巧很相像,這會不會是七月七的由來呢?不得而知。

可以再讀讀: 談七夕-桐蔭乞巧,臥看牽牛織女星 

 

自己做七夕巧果

七夕巧果01.jpg  

其實我這次看到北京稻香村居然有出七夕巧果感到好羨慕,所以就自己做了巧果。

巧果2.jpg  

稻香村的七夕巧果 

 

網路上可以查到一些作法,但我就自己改良了用烤箱烤的做法,因為不喜歡用油炸的。

用的是MUJI的模子,只能說是平常太愛買買買了,終於派上用場嚕!

裡面夾的是紅豆餡,形狀可愛一口一個也不會太膩味。適合愛吃甜食的女孩子

 

我覺得七夕的意義變形太多了,近代七夕硬是被包裝成情人節,但事實上七夕更是屬於女孩子的節日,雖然女子自古被視為男子的附屬物,只有嫁人才能進宗祀,所以要學才藝讓自己心靈手巧才能好嫁人。

但現在可是現代呢,我是覺得大家都是獨立的個體,愛你的人就會愛你,不管有誰要把你打分數,你就是你,讓自己活的開心活的精彩才是最重要的,才藝這東西本來就是一種興趣,有想學的就去學,有想做的就去做,如果沒辦法讓自己活的開心又自在,結婚幹嘛啊

臉書原文"Who care他情人不情人節 乞巧本來就是女孩子的節日!是為了讓自己活的精彩開心又有才藝 可以打扮漂亮又吃好吃的點心才過七夕的!(是這樣嗎)"

 

七夕從以前是乞巧節,是屬於女孩兒的節日來著,要做的事就是乞巧,乞巧有幾個儀式與前置作業:

=前置作業=

在今日浙江如杭州、寧波、溫州等地仍有類似的乞巧習俗。  

1.結花樓

用竹子搭成一個棚子,上面綴上鮮花與燈籠,才能在晚上的時候乞巧。

但如廣州地區就更為厲害用素馨花結成花燈,[分享]素馨花艇渡七夕by孟暉 

"明末文人黎美周著有一篇《花底拾遺》,列舉巧慧女性可以做的各種優雅而可愛的事情,其中一項為:“七夕懸素馨燈乞巧。”這一條倒不是無中生有的空想,而是反映了作者家鄉廣州的真實風俗。通體綴滿素馨花、編成龍鳳等各種造型的花燈,為明代廣州的夜晚營造著風情,更將這個城市的節日點綴得分外綺麗。"

2.製作巧果

七夕乞巧的應節食品,以巧果最為出名。巧果又名“乞巧果子”,款式極多。主要的材料是油、面、糖、蜜。
《東京夢華錄》中稱之為“笑厭兒”、“果食花樣”,圖樣則有捺香、方勝等。
宋朝時,街市上已有七夕巧果出售,巧果的做法是:先將白糖放在鍋中熔為糖漿,然後和入麵粉、芝麻,拌勻後攤在案上捍薄,晾涼後用刀切為長方塊,最後折為梭形巧果胚,入油炸至金黃即成。手巧的女子,還會捏塑出各種與七夕傳說有關的花樣。

3.捉蜘蛛

捕蜘蛛一隻,放在盒中,第二天開盒如已結網稱為得巧。

=乞巧儀式=

沐浴後穿上新衣裙,晚上在庭院內陳列巧果、蓮蓬、白藕、紅菱等。

1.穿七孔針

《西京雜記》載:「漢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針於開襟樓,俱以習之。」

「七月七日,為牽牛織女聚會之夜。是夕,人家婦女結采縷,穿七孔針,或陳幾筵酒脯瓜果於庭中以乞巧。有喜子網於瓜上。則以為符應。」《荊楚歲時記》

第一個這個穿針試巧這個很容易理解的,就是女孩子們比賽看誰穿針穿得快

2.抓蜘蛛結網

「蛛絲小人態,曲綴瓜果中。」杜甫《牽牛織女》

抓蜘蛛這個很奇妙的,喜子是指一種小型蜘蛛。蜘蛛很會結網,所以代表會織布的意思。

re060720030  

「碧空露重新盤濕,花上乞得蜘蛛絲。」劉言史《七夕歌》

3.飄針試巧

「七夕今宵看碧宵,牛郎織女渡河橋,家家乞巧望秋月,穿盡紅絲幾萬條。」唐 林傑《乞巧》

江南的刺繡女孩會在夜晚月光下,將一根繡花針輕輕放到一碗水面上,藉助水的表面張力將針托浮,在月光照射下,針周圍會出現水波紋,哪一個波紋最複雜,就會綉出最好的作品,有時針上穿有紅絲,也是向七仙女「乞巧」。

除此之外還有拜織女接露水.洗頭髮的儀式,

湖南湘潭地區《攸縣志》:“七月七日,婦女採柏葉、桃枝,煎湯沐發。”而散文名家琦君(浙江籍)的《髻》也提到其母與叔婆等女眷,都在七夕沐發。

原來七夕那一天的露水被認為是銀河水,所以自古便流行要在那一天接露水來洗沐,冀望可以像織女一樣美麗。

台灣傳統七月七是七娘媽的誕辰,我媽媽會買好雞冠花跟胭脂水粉,煮好雞酒備好拜拜的一桌事物,桌前還會備下一盆水跟乾淨的毛巾,聽說這些都是七娘媽要梳粧用的,七娘媽是兒童的保護神,她是不是織女我不知道,但是每年的這一天都會準備好這些,讓她可以好好梳粧漂漂亮亮的過生日,最重要的是,那一盆水在拜拜之後,就可以讓女孩子拿來擦臉,聽說可以變漂亮呢。

 

7_桐蔭乞巧.jpg  清 陳枚《月曼清遊圖》七月‧桐蔭乞巧

這是一套12個月的套圖,裡面畫著不同月份的閨閣女子樂趣,有機會一一介紹。

這個是少女們在七夕的這一天,好好的用露水沐浴薰香後,紛紛穿著絲綢衣裳,頭上梳上美好的髮髻,戴上素雅的花飾,指甲上染上鳳仙花的色彩,人人都像仙子一般,聚集到其中一個女孩家中,大家一起乞巧,也會向天上的織女祝禱,希望能有織女的美貌跟好女工,未來能夠嫁得好兒郎,祈求家人健康,女孩子的喁喁細語輕輕地述說心裡的願望。

乞巧那邊的狀況就相當熱鬧了,大家爭相搶看碗裡的針影是拙是巧,累了有早已備下的精巧甜點-巧果可以吃,乞巧聚會其實也就跟現代的女孩下午茶聚會差不多了,只是多添了許多古典的美感,以及小女子天真浪漫的自我期許。

 

參考資料:

七夕.維基百科(2013)http://zh.wikipedia.org/wiki/%E4%B8%83%E5%A4%95

七夕節由來-新華網(2013)http://big5.xinhuanet.com/gate/big5/hb.xinhuanet.com/zhibo/2010-08/04/content_20529830.htm

盧昭蓉,(2008).論〈小雅.大東〉篇中牽牛、織女二星的思想意涵 連結

arrow
arrow

    jewelju091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