浣溪沙 宋 蘇軾
輕汗微微透碧紈。明朝端午浴芳蘭。
流香漲膩滿晴川。彩線輕纏紅玉臂,
小符斜掛綠雲鬟。佳人相見一千年。
五月五,過端午,五月又被稱作是毒月,正是草木繁盛,五蟲出沒之當頭,自古掛菖蒲艾草,避邪趨蚊,掛上香包趨五蟲避毒。
老人家用雄黃酒在孩童額上寫上王字,可防病祛痰。在手臂上綁上五色絲線,都是保佑孩子健康長大的習俗。
門前掛上艾草菖蒲,
艾,又名家艾、艾蒿。它的莖、葉都含有揮發性芳香油。它所産生的奇特芳香,
可驅蚊蠅、蟲蟻,凈化空氣。中醫學上以艾入藥,有理氣血、暖子宮、祛寒濕的功能。將艾葉加工成“艾絨”,是灸法治病的重要藥材。
菖蒲是多年生水生草本植物,它狹長的葉片也含有揮發性芳香油,是提神通竅、健骨消滯、殺蟲滅菌的藥物。
鬥草
其實就是我們小時候常玩的酢醬草,把酢漿草的莖的尾端用指甲輕輕捏斷一半,會發現中間有一根強韌的絲,一手捏絲一手抓莖,小心的撕開莖留住絲跟葉子,把莖丟掉。
然後兩個人抓住絲線甩動葉子,勾住後互相拉扯,誰的斷了就是輸了,其實我們應該是叫他"拔河",不知道這就是古代的鬥草
以前去山裡玩的時候,遇到一大片酢漿草除了會去找幸運的四頁草,也會玩這個遊戲。如果遇到的是一大片的咸豐草/鬼針草,那就更刺激了~簡直是打仗!
網路上找到小朋友玩酢漿草拔河照片
鬥百草,源于周代。到了南北朝,南方漸漸把鬥百草演變為端午的文化娛樂風俗。
宗懍《荊楚歲時記》載:“五月五日,四民並蹋百草,又有鬥百草之戲。”
《劉賓客嘉話錄》記載:“中宗朝,樂安公主五日鬥草,欲廣其物色,令馳騎取之。”說的是樂安公主為了贏得鬥百草,端午前就令人前往南海取“美須”來鬥草。
鬥百草,有兩種方法,一種是“文鬥”,另一種是“武鬥”。鬥百草最先是從“武鬥”開始的。
《詩經•周南》說的就是用車前草進行的“武鬥”。“武鬥”即采一些有“草頭”的草(如車前草)或花打成結,雙方互套,然後再拉,誰的花草斷了,誰就輸了。
另一種是比賽“文鬥”,即各人把自己收集的各種花草拿來,然後一人報一種花草名,另一人接著種類拿出花草並對答花草名稱,一直“鬥”下去,直到最後見分曉。
這種“文鬥”,結果大都是誰收集的花草多,種類齊全,誰就能報到最後,也就是贏家。蘇東坡有一句詩,就是說收集鬥百草的。
“尋芒空茂林,鬥草得幽蘭”
可見,玩者為了收集到更多的花草,常常要尋遍山川草野的。
有關鬥草的古畫
食五子、立蛋
端午時節應景的食物有很多,有一說是食五子「豆子、李子、茄子、桃子、粽子」,桃子茄子李子都是當季水果,在吃粽子之餘,也可多吃水果,健康不發胖。
還有青梅正是好時節,酸甜的青梅可使人在酷夏時開胃提神。
此外飲午時水,沐午時水,午時要立蛋,也都是給人帶好運的好習俗。
掛香包
聽說最近很流行自製夏日防蚊香囊,出名到我媽去賣場本來要買電蚊香,聽民眾說可去藥房抓藥,所以她就放下電蚊香跑去藥房了。回來做了好多布包,裝了一袋袋放在家裡,所以我也拿出去年繡的荷包讓她裝一點帶在身上。
讓我想到多年前的冬天我也是去藥房抓了可防感冒的藥方製成香包呢~
大家可以開始製作端午香包嘍!
驅蚊中藥包:丁香、艾葉、白芷、蘇葉、薄荷、石菖蒲、藿香、金銀花各10克,混合均勻裝在布包裡,18-20平米的房間一包即可,如果房間小可以減半。
大家一起製作香包吧!可參考多年前的粽子香包教程
冬天防感冒香囊—http://jewelju0919.pixnet.net/blog/post/30285934
也可以做簡單的束口袋,像這個
自古以來的習俗這麼多,大家可別只記住要吃粽子了,正是因為夏天到了蚊蟲很多,而且人們也特別容易吃壞肚子中暑之類的,
所以端午節向來是給大家做一個提醒,到了端午就正式迎來了夏天,這天大家要灑掃住家環境,注意清潔,把積水的廢棄物倒置,免得孳生蚊蠅。
古代人比較少洗澡的嘛!端午節這天就會好好的沐浴一番,所以端午節被說成是衛生節一點也不為過呢~
吃應景的食物,像是梅子好讓胃口好一些,也不要吃太多粽子,應多吃點蔬果消消食。那大家也可以去划龍舟也是一種運動啊~
最近是忙了些,還在整理南北朝唐代的紋飾,資料繁多阿~(苦悶)
本來要繡一個香包出來,結果進度落後很多,希望端午前能做出來~
總之,在這邊祝大家端午節快樂拉~
----更新--20120603--
最後終於在端午節的晚上做好了,其實前天晚上就繡好了,但是還要縫合打洞,
又花了一整天時間,不幸的我還要去加班,到半夜才完成=0=
不過終於有香香的香包可以戴了!
裡面的香包是之前在方回春堂買的,還是很香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