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大家都已經感受到夏日的炎熱了,大家都躲在家裡吹冷氣開冰箱,
那古時候的人是怎麼度過夏天的呢?從端午--但祈蒲酒話昇平 端午節其實就已經拉開了炎夏的序幕,到了夏至節,蟬聲鳴鳴,便開始避暑了
《遼史·禮志》:“夏至日謂之‘朝節’,婦女進彩扇,以粉脂囊相贈遺。
《酉陽雜俎•禮異》:“夏至日,進扇及粉脂囊,皆有辭。”
“扇”,藉以生風;“粉脂”,以之塗抹,散體熱所生濁氣,防生痱子。
“夏至”之後,皇家則拿出“冬藏夏用”的冰“消夏避伏”,而且從周代始,歷朝沿用,竟而成為制度。
不過我想這個只有受寵的大臣跟后妃可以用吧,冰塊在夏天應該是非常奢侈的東西。
據宋代《文昌雜錄》裏記載,夏至節宋代的官方要放假3天,讓百官回家休息,好好地洗澡、娛樂。
會發現一個很可愛的點,有的朝代是十日一旬(漢代則是五天),也就是上班上了十天就可以放假回家休沐,休沐是洗澡洗頭的意思,因為以前沒有吹風機而且古人的頭髮都很長,洗頭髮不容易乾可能會著涼,所以會有孕婦月子裡不能洗頭的習俗,是為了怕著涼,但現在的科技發達,就算洗頭也是很方便的,天天洗也是可以的。
「五日思歸沐,三春羨眾還。」 唐 劉禹錫
「共乘休沐暇,同醉菊花杯。」 唐 孟浩然
休假的時候除了好好洗個頭以外,還可以跟親戚好友出外散步,簡直像我們平常周末放假出遊一樣。
進扇
之前貼過的月曼清游圖-桐蔭乞巧
古代可沒有冷氣空調阿,古畫裡常是人手一把扇子,夏日裡,沐浴後穿上紗衣撲上香粉,在院子竹蓆上納涼,看著天空,
聽著蟋蟀鳴鳴地叫著,螢火蟲在樹叢裡閃閃爍爍,這當是我對輕羅小扇撲流螢這首詩句的最棒的幻想了~
宋 趙詰 聽琴圖(局部) 右邊的紅衣男子拿著團扇
我一直好想要一把這樣的宮扇阿
就是圓圓的中間有一根竹柄,這個有一點貴要1500人民幣,因為他是湘妃竹炳真絲的扇面
湘妃竹,大家都知道是娥皇女英的眼淚哭出血灑在竹子上的,所以非常的貴阿
不過這扇子很大一柄喔~我在揚州的時候跟蓮掌櫃她們去拍照,拿了幾次,扇面直徑是28公分,還不含炳的部分
別說半遮面了,整個臉遮住都沒有問題的。
扇面除了有絹面的,有畫的,還有緙絲的也有這種刺繡的。
以香粉香囊相遺
之前說過的謝馥春鴨蛋香粉
聽說是從道光年間傳到今日的,采用鮮花熏染、冰麝定香的傳统工藝,曾是清廷貢粉,
這個木漆盒子上面還有螺鈿,很是可愛,這個款式的鴨蛋粉固定香味是龍涎香,不塗在身上擺著也是滿室生香的。
古代婦女有很多的化妝品,除去那些有含鉛的不看,一些很有名的像是玉女粉、胡粉、英粉、唐宮迎蝶粉、利汗紅粉等。
應該網路上都有一些流傳的方子,有興趣的人可以試試看(我不要再挖坑給自己跳了)
這個香粉就是做成鴨蛋的圓潤潤樣子,裡面用精緻的絲質小袋子裝著,也可以另外用粉盒裝著,不過不覺得左邊傳統的盒子就是比右邊的有味道的多嗎
普通版的鴨蛋粉,有很多味道可以選喔
洗完澡後撲著香粉入睡,多麼愜意阿~
水邊避暑納涼
碧池採蓮/月曼清遊圖
要避暑還可以到水邊到山裡走走,望著湖光山色,定會比待在水泥叢林裡來的涼爽的,
現代人不要太依賴空調阿~多種樹跟親近大自然,總感覺人活在這個世上,在這個地球上,
不是只是為了名和利而活著,應該多為其他的宇宙萬物著想,多聽聽大自然的聲音,也許就不會有這麼多紛擾吧。
青青子珮,悠悠我思
資料來源:
http://www.news365.com.cn/wxpd/bhygb/mjbh/201106/t20110629_3074745.htm